万事娱乐资讯

亿万富婆李宝华买千万游艇打60万美体针被抓后:我终于解脱了

  2012年7月5日,泉州警方在上海蹲守了三天,终于将时年36岁的原厦门明大集团总裁李宝华捉拿归案。数罪并罚,这位曾经被称为“商业女强人”的李宝华被判无期徒刑。

  令人不解的是,被逮捕的李宝华,没有像多数的罪犯一样表现出崩溃的情绪,面对警察,她只是平静地说:

  而在东窗事发之前,也许除了与她一起犯罪的人,没有人能够想到,这位在外风光无限,奢豪无度的富婆,实际上只是个靠20万本钱,非法集资,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疯狂敛财近30亿的骗子。

  那么李宝华究竟是如何行骗的,又为何在被捕之后,会反常地说出“解脱”一词呢?

  1997年9月28日,李宝华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后溪镇英村,一个靠卖豆腐维生的普通家庭。从小,李宝华就跟在父母身边跟着卖豆腐。耳濡目染,加上学习能力强,很快她就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聪明和成熟,还常被村里的人夸赞有礼貌、口才好。

  以她这样的能力,要是可以一直学习,也许能找到更好的出路。然而天意总不遂人愿,卖豆腐的收入寥寥无几,只能勉强糊口,这个贫困的家庭根本无力支撑李宝华的学习。14岁时,李宝华不得不终止了在中学的学习,辍学在家,一心替父母看顾生意。不过,这样的平静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。

  上世纪90年代,改革的浪潮席卷过城市后,又涌入到偏僻的乡村。后溪镇中的人受到影响,也不再将务农当做唯一选择。村民们纷纷另求他路。或是出门务工,或是经营生意,许多人都因此发家致富,争先恐后地在村里建起了新楼。

  然而李宝华的父母却并没有跟上这样的形势。他们年纪大不愿意学新东西,更抛不下浇筑了自己几十年心血的豆腐生意。

  虽然卖豆腐的收入并没有减少,可是凡事就怕攀比。其他村民的暴富,让李宝华一家显得比之前要更加寒酸。村民们未必有炫耀的心思,但是年纪小自尊心又强的李宝华,却未必也这样觉得。

  因为贫穷而失去了上学的机会,已经让李宝华心生不满,眼见父母保守,而错失了发财的时机,原本比他们穷的人,现在却已经能爬到他们头顶。李宝华失落愤懑的同时,对金钱的渴望也愈加旺盛。

  连中学都没有毕业,又身无长处,毫无背景的李宝华梦想改变人生,然而在逃离了贫困落后的农村之后,她却只能感受到城市华丽外表下的残酷。城市里的一切都是如此新奇,但是在最初的目眩神离褪去过后,此时还只有十几岁的李宝华,所感受到的就是口袋空空的窘迫、害怕被别人看出她是乡下人的胆怯以及难以找到工作的焦虑。

  一番辗转,在同乡的介绍下,李宝华才进入到工厂,成为了车间里的一名流水线工人,这一工作就是整整两年。

  两年的重复劳动,令她在思考时变得迟钝,工人微薄的薪资,也让她疲倦又绝望。两年后,她毅然决然地离开流水线,选择在工厂边开起了水果摊,通过做生意来赚钱。

  从“豆腐西施”到“蔬果摊主”,虽然渴望改变人生,但到目前为止,即便来到了城市,其实她也只是在重复上一代人的命运。贫穷仿佛是一道无法破解的诅咒,从李宝华的父母身上,遗传到她的骨血之中。难道她要这样悲惨地过完这一生吗?难道她的子女也要和她一样,重复这样贫困的生活吗?

  被绝望的情绪包裹,在外地漂泊两年之久的李宝华,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,一个三十岁了还在靠蹬三轮车辛苦谋生的男人。李宝华并没有在意对方与自己年龄的差异,也没有想过结婚后两个人该如何生存。被强烈的情感驱使,她匆匆下嫁,并为对方生下了一个儿子。

  两个贫苦人的结合,带来的不是想象里男耕女织的美满生活,田园小农的时代早已过去。在钢筋水泥铸成的逼仄的鸽子笼里,在爱情的火花熄灭后,在无数为钱而起的争吵里,原本代表着幸福的婚姻只剩下满地狼籍。

  李宝华因为没钱早就吃了许多苦,却还肯嫁给这个一无所有的男人。或许是因为当时的她尚且年轻,还抱有一丝天真浪漫的单纯,以为爱情能超越物质。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并没有给她做美梦的机会。

  原本就贫苦的家庭里又加入了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,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了。她甚至担心哪天自己会饿死街头。连最基本的衣食都无法保障,又谈什么其它的?爱情被生活磋磨过后,激情已经褪去,夫妻间就只剩下算计猜疑。

  一年之后,李宝华终于无法忍耐,选择了离婚。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则被她托付给老家的父母照顾。这段短暂的婚姻,让原本还心存一丝幻想的李宝华,彻底看清了现实:没有物质基础的情感,都只不过是空中楼阁。

  爱情与物质究竟哪个更重要,是从古至今都争论不休的话题。无论小说里将爱写得如何高尚动人,但事实就是“贫贱夫妻百事哀”并非只是空谈。财富也许并不能决定两个人之间能否产生爱情,然而关系的长久维系却绝对不可能脱离这一点。李宝华第一段婚姻的失败,根因就在于此。

  “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,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”,一切总要向前走。李宝华离开了厦门这片伤心地,来到广东寻找工作机会。

 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,全国各地就已经有各种各样的传销团伙出现,但规模并不算大。然而时间来到九十年代中后期,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,以及大规模的失业人群,使得宣称能在短期内暴富的非法传销有了广阔市场。当时的广东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,受到外资冲击大,传销活动十分猖獗。

  像李宝华这样梦想一夜暴富,又对传销危害知之甚少的流动人口,是最容易被骗的。果不其然,一到广东,她就被传销团伙找上门来,从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。

  也许是从前做小贩时培养的好口才起了作用。进到传销公司的李宝华,骗起人来甚至可以说是游刃有余。她凭借一副出色的口才,发展了许多下线,很快就做到了经理职位。不过这种靠着违法犯罪得来的好日子显然过不了多久。

  1999年,传销公司被当地警方一窝端。而已经骗了许多人,身为公司重要一员的李宝华,自然也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,被判“进去”改造两年。

  两年的劳动改造结束之后,周边朋友都知道了她违法犯罪的事,广东显然已经无法待下去了。23岁的李宝华没有办法,只好又回到了厦门。刚刚才接受了改造,法律的威慑让她暂时不敢做什么违法犯罪的事。

  起初,李宝华的确没有动歪心思,老老实实地干起了老本行,做起了饮料批发的生意。

  后来,在一次进货时,李宝华还遇到了来自四川南充的一位余姓男子,并再次坠入爱河,开始了她的第二段婚姻。

  相比起第一次和三轮车夫的结合,此时做饮料批发生意的李宝华已经称得上是富有。然而在上次因金钱而走向失败的婚姻在前,李宝华与第二任丈夫结婚时,对于财富的渴望也再次高涨。

  如果说本身就握有资本,未尝不能做基层生意,慢慢赚普通大众的钱。然而像她这样的出身和学历,想要暴富,就不能满足于眼前的这些小钱。梦想快速挣大钱,就需要从那些原本就有大钱的人身上“刮”。

  而和富人交朋友,获得他们投资,就需要自己也是富人。然而李宝华出生农村,工作上也从未和富豪们有过接触,又要如何才能融入到上层圈子呢?

  衣裳品味,无一不是阶级的烙印,富人显然不会穿和她一样廉价的服饰。然而仅仅靠她自己,实在没办法改变现状。

  但李宝华并没有被这个问题牵绊住。很快她就筹措到了20万元的资金。那么这笔钱究竟是从何而来呢?

  原来是李宝华回到了老家,向父母哭诉一场,并说自己要做一个大生意,急需20万的启动资金。

  李父李母知道之前女儿因传销而锒铛入狱的事,愧疚于自己因为贫穷,而没能让李宝华读书,以至于走上这样的歪路。面对女儿的这次请求,虽然家里并没有这么多钱,他还是咬牙答应下。

  李宝华的父亲拿出多年来辛辛苦苦卖豆腐所积攒下的几万块钱,但这离需要筹集的目标还差许多。没有办法,李宝华父亲只好硬着头皮,挨家挨户地把亲戚朋友借了个遍,才终于把钱交到了李宝华手上。但他也没想到,正是这笔辛辛苦苦筹来的钱,将李宝华推入了犯罪的深渊。

  在向父母要这笔钱之前的李宝华,还能说她之所以会走上犯罪之路,更多是被命运捉弄。然而走到这步时,李宝华膨胀的贪欲早已胜过了对法律的敬畏以及对父母的敬爱。

  得到了启动资金的李宝华,很快注册了一家名为厦门东方明大置业投资有限公司(后称明大集团),标明的注册资金则为5000万元。后续,她用高利息来拉拢富人们投资,并给予其中一些人好处,让其带更多的富豪加入。而到了规定的还款日期后,李宝华会找借口延长偿还期限。占到了小便宜,又见她吃穿用度的确不缺钱,债主们大多数也就愿意暂缓还款时间。

  不过难道仅仅因为有这家公司,富豪们就舍得大方投资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李宝华也很清楚这是远远不够的。

  她到处拉人脉,又许诺投资人以高额利息能成功的基础,正是她想办法让其他人相信了自己手握大量资本。

  除了注册公司,为了让自己更加可信,李宝华还花钱找了凌如发当助手。凌如发在李宝华的指使下,假扮成香港富商李嘉诚的私生子“林晓东”,并假装是香港远东集团的董事与股东,负责为李宝华的集资提供担保。而这位富商之子之所以愿意投资李宝华,则是因为当初李宝华是替他顶罪才会坐牢。

  然而实际上,凌某只是香港的一名不起眼的物业中介人员。他在明大集团当挂名董事,平时就配合李宝华演戏,以此吸引投资。

  她的手段远不止于此,连李宝华的老公,也曾经和她假装因为某个项目有一亿元债款收不回来而闹离婚,来骗富豪们为她的公司投钱。

  虽然是骗子,但她也的确聪明,在经商上很有头脑。在2006-2011年间,李宝华并没有将所有钱都压在明大集团里,反而是投资了多个行业,包括房地产、休闲娱乐产业、仓储物流业、汽车租赁、花艺设计、餐饮等等,此外还相继成立丁俊晖台球俱乐部、水晶之约KTV以及被那些富豪太太和名媛们称为“富婆会所”之称的厦门馨名媛女子私人会所。

  这家“富婆”会所耗资4000多万元,极其奢华,配有一艘会员专属的游艇和一部悍马。而想要成为会员,不仅需要出示不少于5000万的资产证明,还需要缴纳30万元会费。这会所既能赚钱,也更好地让李宝华把“不缺钱”的标签贴在了身上,富豪们投起钱来也就更放心了。

  成为“富婆”后,她过上了奢侈无度的生活,李宝华买了几百箱燕窝放在会所里,供自己和家人当水喝;眼见容貌衰老,她自然也不甘心老去,9万元一针的美容针,李宝华毫不心疼,一打就是17针;而像LV、爱马仕这样的名牌包,李宝华一买就是几箱,除此之外她名下还有游艇和20多部私家车。

  至于最初欠的那20万,李宝华也早早地都还清了。在人们的眼里,李宝华摇身一变,俨然是个“成功人士”了。事情发展到这样,仿佛李宝华的人生已经迎来了转机,将要走向光明的未来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

  随着承诺的利息越来越高,资金亏缺口也越来越大。2010年底,虽然表面仍然光鲜亮丽,建立在欺骗基础上的商业“帝国”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塌。李宝华在遭遇受害者不断催讨债务后,陆续将自己名下的房产、车辆等抵债,然而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。

  2011年底,李宝华断绝了与集资对象的联系,并使用“李艺雯”的假身份证,逃到上海。2012年7月,被警方逮捕,因集资数额特别巨大,并有抽逃出资罪,李宝华被判处无期徒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。

  回顾李宝华的一生,令人不胜唏嘘。十几岁时,因为贫困,她不得不放弃学业,出走城市。本以为能逃离桎梏,却在金钱的洪流中迷失。

  李宝华从一个虽然贫困但聪明有礼懂交际的农村女孩,到因传销获罪锒铛入狱;再到出狱后在五年时间内,集资敛财近30亿,翻身当了“成功人士”;最终却又成为阶下囚,骗来的钱也全都被没收,将要在牢狱中度过漫长余生。

  在旁观者的眼里,她的人生显然并不圆满,但在被民警提审时,她却说自己享受把别人没有吃过、喝过的东西基本都体验过了,已经觉得很划算了。

  对李宝华而言,也许贫困就代表着痛苦。她拥有过十几年靠着正经工作不可能体验到的富有人生,才会在获刑时显得平静满足。

  然而她是否还记得为她奔走辛劳的父母,有没有想过两位年事已高的老人该怎样生存,要在村子里承受怎么样的流言蜚语?而她的孩子以后又会走向怎样的道路?会不会和她一样,连中学都不能读完就出来闯荡社会呢?显然,在接受审判时,她并没有想到这些。

  缺过钱,才会在乎钱。年轻时候的贫穷给李宝华带来了创伤,所以她才会在一次次的挫败中,将财富看得越来越重要。到最后,李宝华对奢靡生活的向往,超过了对父母子女的爱,也因此迷失了从前的自己。

  李宝华从前的生活虽然的确苦难,但她劳改结束后她已经做起了饮料批发的生意。如果安心经营,按她的聪明与口才,极大可能会把小门店做大做强,成为真正的“女强人”。然而一步错,步步错,从她决定走捷径时,最后的结局就已注定。

  法律制约和社会伦理道德极大程度上遏制了人的恶念,但人性之恶又时刻存在。一旦在某一刻被恶念支配,做出错误的选择,也许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。如李宝华这样,就是没有克制住自己,才会最终沦为欲望的奴隶。

  如今社会鱼龙混杂,只有时刻警惕,保持本心,才不会被欲望蒙蔽双眼做出错事。

  对于李宝华这样鲜活的负面案例,大家有什么看法?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